1. 車聯網概述
1.1 車聯網概念
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概念最先引申自物聯網,根據行業背景不同,對車聯網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傳統的車聯網定義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的系統。
隨著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上述定義已經不能涵蓋車聯網的全部內容。
根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車聯網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根據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定義,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1.2 車聯網技術應用領域介紹
車聯網作為汽車行業的重要應用,已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車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與此同時,車聯網又與北斗/GPS衛星定位技術、RFID等技術緊密結合。在2013年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以企業為主體,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培育服務新業態、擴大市場應用、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核心,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該《規劃》的出臺,大大推動了車聯網的快速發展。
車作為社會生活中交通領域的運行主體,以車為核心的車聯網應用成為當前行業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車聯網實訓技術方案設計
2.1 設計目標
本項目建設目標是首先是滿足衛星定位技術應用專業車聯網系統課程體系的教學需要,保證購置的實訓設備符合本專業的長遠發展與規劃,在此基礎上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結合市場用人需求、企業關注熱點,安裝、維護、研發和服務的實訓內容,合理安排設備使用,推動專業科研、培訓、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以及其他對外服務工作,將實訓室建設、課程建設、社會需求有機結合,力爭充分和有效的利用相關專業學院的各項資源。通過車聯網實訓技術中心的實訓,能夠從教師、學校、學生三方面得到共同發展,實現階段性的建設目標: |